第一次知道《把时间当朋友》应该是两年前吧,当时觉得是可以改变人生轨迹的一本书,所以第一时间就下单买了回来。 买回来后看了一半就束之高阁了,似乎有些收获又似乎没有收获。直到最近逐渐培养出阅读的习惯了,又拿出来从头完整阅读了一遍,前不久刚好读完,虽然存在一些说教和啰嗦的地方,但仍然是一本十分值得一读的书。
作者传达的很多观点,对我来说都很是受用,譬如贯穿全文的“积累”、“坚持”、“思考”。 作者没有真正做过程序员,却有很多程序员的好习惯,也佩服于作者对时间的把控和成事的能力,印象很深刻的是:
- 不做销售后,坚持 4 个月学习英文,取得托福等考试的高分,并入职新东方。(这种案例挺多,很多比较佩服的人都能下恒心快速学会一个领域的知识并取得成果)
- 运用技术的能量,完成《TOEFL 核心词汇 21 天突破》并赚取百万有余。
- 贯穿人生的积累和坚持。英文和其他信息/知识的积累,健身和写作的坚持。
接下来零散地记录一些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内容,和自己的想法。
文章前言提到 “说教总是令人厌烦-无论它有没有道理,无论对于说教者还是被说教者。” 这是我的一个陋习,总是较真和说教,让人感到厌烦。当家人朋友问我问题时只是想要一个结论或者明确的建议,而我总尝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告诉对方应该怎么思考,怎么取舍,怎么得出结果,更不用说多次自信地用自己所掌握的“知识”去对别人进行教育。
困境
作者对天堂和地狱的解释也十分有意思:死亡时所有人都要面临的终极困境—没有任何解决方案的困境。对其恐惧之甚,以至人类不分种群,不约而同的创造出一个“天堂”给自己和自己喜欢的同类,创造出一个“地狱”送给自己憎恨的同类。当然我不是完全赞同,只是觉得这种说法十分有意思,在我看来,创造这两个词汇还有另一个原因:人们感受到了太多的不公平,又无能为力,再加上对太多的东西未知,就创造出这些给自己一个宽慰和交代。
关于时间管理的核心思想我是十分认可的,即管理自己,核心思想 — 一切靠积累。深信积累的力量,时间就是你的朋友。积累是繁琐,需要持续坚持的,所以虽然看起来简单,但也是最难的,需要不停地 push 自己直到养成习惯。这就要求我们”运用心智获得解放“,自己成为了自己大脑的主人,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,最终获得改变。 其实再顽固的陋习都能被时间和”心智“打败。
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but one thing: 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s - to choose one’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, to choose one’s own way.
– Viktor Emil Frankl, Man’s Search For Meaning
作者在讲述自己学习盲打过程时,提到:我开始大段地记录感想,甚至整段的摘抄原文!让我后背发凉,突然想到自己总是想得太多,做得太少,连做笔记也总是在想什么是最好的方式,想这样做了我能收获什么样的收益,而导致“做笔记”的初衷并没有有效地做起来。看到作者的做法后,也算在这一方面给自己带来了一个小小的改变就像现在正在做的:
- 记录感想
- 摘抄美文/关键技术点描述
- 总结/Paraphrase
现实
速成绝无可能,”戒骄戒躁“。 两句话就又想给了自己一记闷棍,因为自己虽然懂得这个道理,但也总是幻想速成,经常罗列各种速成的计划来满足自己的幻想。一方面自己的欲望越来越多, 一方面要完成的事情也越来越多,好似一天 24 小时不休息都不能做完,也就导致自我满意度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,所以只有速成的幻想才能拯救。可是这样只能不停地处于对自己失望然后难过的状态。所以首先要做的是接收现实,这是出路的起点。告诉自己:我有不足,我需要时间,我没办法一蹴而就。 人很奇怪,总是高估自己短时间能完成的事情,而低估自己长时间能完成的事情。
关于欲望,“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,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取更好的。”是一个很好的破局方法,会让人生活的更轻松,但是同样任何简单的方法对于深陷其中的人都是不易做到的。关于这个作者也有一个比较好的建议,也是和积累相关。逐一罗列”我有的“,”我要的“,然后基于前面的准则来判断,对内容进行删除,标记,记录。还有,生活本身就不完美。
“第一章的内容需要在掌握后面某一章知识后才能深入理解。”关于知识体系的特征介绍很精准地命中我早期的痛点,早期学生都想系统性地,快速地把遇到每一个问题都解决掉,马上解决当时不可能解决的问题。这也给早期的自己带来很多痛苦和时间上的浪费。作者提到其父亲让手抄《新华字典》,这也让我想到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坚持做当时判断是正确的事情,不要想太多,最终总会有让你乍舌的效果。
“焦虑的情绪会让人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”,但是,在缺乏理智状态下的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。遇到这种情况,更好的策略是:先记下问题或事情,然后继续前行,等冷静下来或者可以回答的时候再回来。对于自己老犯的一个毛病:经常忘记上一刻想搞清楚和想表述的事情。如果有了记录的习惯,这个问题也可以得到很好得解决。
对于工作和生活,“有什么做什么,有什么用什么;做什么都做好,用什么都用好。” 结合前面关于欲望的描述,似乎可以解决我们平时痛苦得 90% 以上的问题。
所以,接受“速成绝不可能”、“只有付出才有收获”、“完美永不存在”、“未知永远存在”、“现实永远无法马上摆脱”,是我们进步和轻松的基础。时常把自己的一些念头记下来,然后于这几条现实进行对比,看看是否与现实相符。这样或许十分有助于消除幻想和焦虑。
管理
关于任务所需时间的一个重要步骤是:分辨任务的属性 — 它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? 这个适用于个人管理,也适用于团队管理和项目管理,其实个人管理也相当于是一个项目管理。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(或陌生程度),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。 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就多次误判,主因就是没有重视自己对其的了解程度,所以很多时候最终结果远远长于自己的判断。
“从现在开始,5 分钟原则”,作者也提到其准备词汇书《TOEFL 核心词汇 21 天突破》时,收集和通过计算机处理语料库大约只花了 1 个月,另外 8 个月“在做最没有技术含量、最枯燥、最无聊的复制、粘贴、编辑、整理、审阅、修改、回顾等,繁琐不可避免,不可回避困难。当然作者也以此赚取了超过百万的收益。
作者在关注步骤部分提到要“三思而行”:内容(What)、原因(Why)、方法(How)。这种类似于 5W2H 的方法学到了很多,也认为很有用,可是鲜少被自己真正地利用起来,可能主要是思维上的懒惰吧。作者举例拆解步骤部分也十分好,当然在很多其他的类似书籍中也能看到类似的观点。
-What:扩充词汇量 -> 托福词汇 -> 托福核心词汇 -> 21 个单元 -> 每个单元大约 100 个单词 -> 一个单元分 2 次完成 ……
Why: 准备托福考试,扩充词汇量
How:
- 先尝试做一两个阶段,测量一下完成 1 个阶段需要多长时间。
- 按照测量结果制作一个时间表,把其余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填写完整。(最终总是需要做一些调整的)
- 背单词需要重复,所以,每 3 个阶段过后要留出与完成 1 个阶段相等的事情去复习。这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完成 56 (42+14)个阶段的时间。
- 每完成总任务的 1/3,就增加与完成 1 个阶段相等的再复习时间。这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完成 59(56+3)个阶段的时间。
- 学习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快速重复记忆,每次可能相当于完成 3~5 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。由于熟悉程度的不断增加,每次重复记忆需要的时间会越来越短,所以,预计进行 3 次重复记忆需要完成 10 个阶段的时间。这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完成 69(59+10)个阶段的时间。
具体的步骤:
- 每早腾出一点时间。
- 把前一天背过的单词至少朗读 2 遍。
- 听录音,跟读当天要背诵的单词 3~5 遍,主要关注发音、拼写,顺带看看词义,能记多少就记多少,不求速成。
- 上午利用闲暇时间通读词汇列表,并反复阅读例句。
- 下午用专门的时间把当天要背的单词集中背 2~3 遍。可以一边读,一边抄,一边背,不要至少坐着盯着词汇看。
- 空闲时反复听当天要背的单词,重复次数越多越好。
- 晚上睡觉前复习当天背的单词。
学着像一个项目管理者那样思考:他们更多地关注“方法”,花费比别人多许多倍的时间去落实每一个步骤,确认无误之后,才会有效地分配任务。
作者基于“串联分压、并联分流”的理念(无论学到什么东西,都可以接着问自己:“这个理念还可以运用到什么地方)将任务分为串行和并行。对于其边看电影边写作、边聊天边写作的方式我不敢苟同,相信大部分人都不能真正做到这样并行,不知道作者怎么做到的,两边的效果怎样,估计电影只能浅尝辄止地有一茬没一茬地扫一下。
- 提到的”静音“、”从不主动接电话“等方式降干扰,也难以做到,主要原因还是差点底气吧,或者工作环境限制。
- 一个大的任务需要拆分为多个步骤或多个子任务,然后仔细甄别而产生各种行动方案,从其中找到最佳方案。(大多数,小任务可以并行,当然此并行更类似于计算机科学中的并行)
有时候任务会多到超出个人能力或精力。这时候就需要甄别并放弃不重要的任务。
世间万物似乎都是相通的:计算机设计来自于生活,而我们的工作或生活亦可以借鉴计算机(设计者的智慧)。 - 作者提到花了三年时间才会好计算机”时间片“的并行处理能力。似乎也让我找到了为什么一直没能坚持”番茄工作法“的原因:工作繁琐亦被打断只是借口,更多是自己缺乏一点坚持的恒心和时间长度。
“直接来自感官的认识很容易与他人分享,而思想上的体验却往往难以用言语表达。” 作者的这句描述我比较认同,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,本人有不少陋习,属于偏抑郁、敏感的性格,很多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似乎难以准确地表达出来让人理解。过往的自己往往把这个当成自己性格或者能力的缺陷,最近些年才发现,每个人的思想认知不一样,如果不共频是很难体会到你所体会的。
作者也提到通过李敖和柳比歇夫的日志为例,去记录事件-时间的日志(Event-time Log,又一次雷同于计算机科学),提升自己对时间的感知。就和记账一样,我之前觉得没有太大的意义,关键的原因是:没有在记录下来后,时常花时间去整理、分析。
Event-time Log:
地点,时间,所做事情,所花费的时间。
“你本来计划要背 200 个单词,可是背到第 20 个单词时,朋友约你吃饭,然后你就去了,喝多了回来,连最重要的习惯-记录时间开销都放弃了。”作者关于计划的一句描述,我第一次看到时觉得面红耳赤,这种现象在我身上太常见了。
关于计划,作者也提到一些不错的建议:
目标现实可行
- 是否已经有人已经做到了
- 我与那个人有没有太大的差距
长期计划时需要实践才能洗得习得的能力
- 先制定短期计划,甚至可以周或者天
- 慢慢延长到月,季度,半年,年
-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,结合自身的情况规划调整。(别人的经验只能参考)
计划很重要,行动更重要,有时候还是不要制定计划了
- 任务十分简单
- 对任务了解不够,暂时没有能力制定合适的计划
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
即使再多的 idea,千万不要在已有任务中增加任务,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
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。譬如:每次出门前,检查手机、钥匙、钱包。。。
计划/列表一旦开始运作,就一定要执行到底
- “更好的方向”会不断出现,忙于更好的方向将会难以到达终点
- 从小就学的:“将军赶路,不打野兔”、“猴子掰玉米”
做计划做列表的时候不用做到完美,不用工整。我一个陋习就是老想把所有东西都分门别类,弄得有条不紊,这样做更多的时候只是浪费时间而已。
无论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,我们面临的任务大多数是重复的,需要做完一次,马上总结、整理,搞清楚流程,甚至做一些工具来简化。此为提供效率、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。流程十分重要,不要怕麻烦,任何自己不是很清楚的事情,都应该梳理记录,小到聊好天(提前准备话题、演练笑话),大到演讲和任务安排(伟大入乔布斯,在演讲前都会紧张不断演练逐字稿)。
除了梳理流程,预演也很重要,作为一个程序员居然没有有深刻理解到预演的重要性,很是羞愧。作者提到他的一些经历:
由于用的设备简陋,写出程序后,一遍遍地阅读代码,把自己的大脑当成计算机,想象每一行语句执行之后的结果… 如此若干,再输入电脑并再次审核,然后才敢运行。这种工作习惯也成了其一生的习惯,作者也因此受益无穷。其会将任何想做的事情的整个过程都在脑子里预演一遍甚至数遍。针对复杂的任务作者也会通过写写画画来辅助预演每一个步骤。
作者这方面的经历和做法真是太好了(本来有想到一个很好的描述方式,可惜没有记录下来,写到这时就忘记了),想想我们当前这一代程序员,因为太幸福了,任何一个设备上的问题都能成为一个很大的 Block 项
管理方面,作者最后也提到需要写下每一件事情的每一项预定的验收标准,这个和 OKR 有那么一点异曲同工之妙,只有关键结果的检查才能真正 push 确保我们完成任务。
学习
很多人(包括我自己)都会趋向于选择思考上容易的事情,可是却不知花费了更多的时间,消耗了更多的心力/心智。每天挣扎着想要“管理时间”、“珍惜生命”、“提高效率”,却不知当初因为不肯花点时间学习总结、形成流程与工具,导致后面少做了很多事情、错失很多机会、甚至无端把时间浪费在重复、无聊中,而没能过好一次人生。
作者关于学习部分的描述没有太多让我觉得兴奋的观点,自己折腾了这么些年,很多观点也难以起波澜了。
正确地思考,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。(被动接受:试错、观察、阅读都离不开思考)
个体与群体的经验都十分有限,甚至相悖。(人在学生时代应该认真阅读至少 3 本关于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书籍)
自学能力
- 阅读理解能力
- 检索能力
- 写作能力:写出简洁、有效、准确、朴素、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文章的能力
- 实践能力
- 学习英语:天天学却从来不用;背单词却坚决不造句,从不读英文文档,从不写英文文章。
- 保持开发的心态
- 作者这里又提到用记录工具-纸和笔-记录下当前无法理解的、支持的、反对的、无所谓的论点和观点记录下来。
- 无法理解的写下自己当时的困惑
- 支持的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
- 反对的也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
- 定期记录,定期反省或想起了修正反省
- 善于记录与分析应该是作者取得一些成果的一个关键因素
- 譬如:我对公司有意见,觉得很多傻逼行为,是不是可以记录分析一下公司管理上面一些矛盾的观点
- 学习的进程:即你得了解你会在学习的很长一段时间感觉自己没有什么进步。
- 作者这里又提到用记录工具-纸和笔-记录下当前无法理解的、支持的、反对的、无所谓的论点和观点记录下来。
思考
”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
独立思考,主要是从其他地方得到一个结论的时候,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,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,衡量一下这个结论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价值。就想我读了《把时间当朋友》,并不应该全班接受作者的观点,而应该自己独立思考取其精华。在接到任何任务之后,都应勤于琢磨,思考该任务的目标、实质、意义,再据此思考完成该任务的方法。
所有的学习都类似,我们也应该避免思维陷阱,否则一旦转牛角尖,将是重重阻力最终放弃。譬如作者的一段经历,其母亲教导:读教科书,要先把所有概念记下来,暂时不懂得就死记硬背。把概念脑记于心,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反复审视它,并形成透彻理解。 我上学时就不懂这个,老觉得每个东西都要弄明白,就搞得自己十分痛苦。
记录:学习任何一门学科,都应该先读一下这门学科的发展史,这是最好的起点。
“心情会影响免疫系统的状态”,这个观点一直有放在大脑的角落,我容易感冒,除了和免疫力有关系以外,估计和心态也有一定瓜葛吧。作者提到一个概念“双盲测试”,这个真的十分好,如果人类能严谨地对所有重要的、安全相关的产品做双盲测试,那么人类社会将会变得多么的美好(如果大家都愿意做双盲测试了,估计戾气和其他问题也能基本消散吧)。
双盲测试:
两组药物实验者都认为自己复用的是药物,但其中一组复用的是安慰剂。 此为“一盲”
医务观察人员知道其中一种是安慰剂,但不知道哪一组实验者服用的是安慰剂。 此为另“一盲”如果最终两组实验者康复比例相近,则此药物是无用的。
几乎所有事情都能通过此方式去判别真正作用。
自己接收的每一个信息,都要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。学习英语,其实是“用”英语,而不是“学”英语。
作者在思考这一章节也提到了一些常见的误区或者观点:
- 相关命题
- A: “脑残者最好玩的地方在于他们认为别人才是脑残”
- B:“这很明显陷入悖论:假如 A 不认为别人是脑残,如何得出以上结论。” - 常见的抬杠方式
- A:“这句话本身并不意味着‘认为别人脑残的人是脑残。” - 类似于充分必要条件吧
- “谁主张,谁举证”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,其也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- 不然由于举证难度的差异,以及认知的差异,经常会在谈话中被“无理取闹”的人怼的哑口无言。
- 案例局限
- 避免以偏概全,搞清楚案例说明得道理,以及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
- 爱迪生是不是一个特别努力的人,本质上与我们没有关系,我们该努力还是得努力
- 对立论证
- 上司蠢? 可能这是你懒惰的接口。
- 真蠢?你有你自己的选择,忽略或离开。
- 张冠李戴
- 自媒体最喜欢做的,以一个片面的结果得出理论。
- 将字母 A-Z 编上 1 -26 分,则:Knowledge: 96,Hard work:98, Attitude:100。 可 Coyness:羞怯 100, Flurry:慌张 100.
针对这一项,若我提出来,大多数人会认为:你干嘛这么认真。 这其实很让我苦恼
- So, it stands to reason that knowledge and hard work will get you close, attitude will get you there, but bullshit will get you over the top. - bullshit: 103
- 辨析感悟
- 道理与感悟之间还有巨大差异
- 认知偏差
- 遗忘痛苦,自利性偏差
- 克服恐惧
- 恐惧带来懦弱
- 死要面子、自我欺骗、顺从多数。。。 等都源自某些事物的恐惧
- 辅助工具
- 语言
- 绝不说或避免
- 类似“…本来(原本)就是嘛!”的句子。 - 这只有一个作用:找借口
- 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
- 要是 。。。就好了
- 尽量说事实,逻辑清晰
- 语言
- 修正幻想
- “我要是有很多很多钱就好了!” — 可是你没有很多很多钱。所以很多很多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你能解决的问题,你应该解决当前的问题。
交流
人类讲话的速度往往远低于思考的速度,所以倾听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走神的现象,尤其是上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,这时候或许应该演练重复刚听到的:“回顾” 与 “预期”。
交流的时候很容易:人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,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。
为了做到真正有效倾听,最需要克制的是“过早质疑”,或者过早提问,或许听到最后一刻,自己对讲者论述内容的理解发生了变化。即使需要质疑,也等对方把话讲完。
“一定要想办法不时做出零人敬佩的事情,这样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做朋友。” 而不是靠说。
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百人誉之不加密,百人毁之不加疏。
可与言而不与言,失人。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
- 交流守则
- “相互合作”,而非“相互竞争”
- 真理独立存在,不依附于个体或者群体
- 真理不变,变化的只是解释与理解。
- 正确复述
- 验证机制,或反馈机制
- 你的意思是 。。。 我理解得对吗?
- 你复述一下我刚刚讲的主要观点呢?
- 验证机制,或反馈机制
- 勤于反思
- 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性
- 游泳池里如果抽筋了的话,只需要仰在水中就肯定不会沉下去。 - 没有准备和练习那一刻恐惧会打败所有。做任何事情都需做好准备,想到各种而可能性,尤其安全相关的。
- 了解道理,拥有勇气
- 时刻保持警惕
- 经验需要归纳,更需要长时间的演绎来论证
- 记录
- 观察和阅读吸取经验
- 多换位思考,多问为什么
- 试用类比来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
- 譬如:其实地球的构造与煮熟的鸡蛋差不多。
- 耐心等待以拥有不能快速获得的经验
- 马上记录不理解、不确定、偶现的 idea
应用
要不断寻找你自己,那个真实、无限的“自己”,才是你的导师
- 兴趣
根据孩子的情况,选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,然后绞尽脑汁让孩子学得会、做得好、做得比一般人好、做得比谁都好-兴趣就自然出现了。
没有找到兴趣之前,真理其实是: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,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。
- 方法
- 方法固然重要,但比起“用功”来说,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- 与其不停地寻找“更好的方法”,不如马上开始行动。
自己早期就总是花很长时间调查收集“好”方法,却忘了应该用。钟道隆先生学英语就是不停地听说读写,举个例子:每天听写 20 页 A4 纸,不达目的决不罢休。
- 痛苦
- 遗忘痛苦:拿出纸和笔,罗列昨天使自己觉得痛苦的事情、前天曾是自己觉得痛苦的事情、上周曾是自己觉得痛苦的事情、上月、去年… — 最终会发现,能列出来的内容越来越少。 (这是一个说服自己或别人,不要太在乎无关紧要的事情,一个比较好的方式)
- 一定要用文字、图画等形式把自己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 — 当然,最后是记录在同一个地方。(作者提出这点是为了不犯同一个错误,但会不会让敏感的人强化痛苦呢?不过记下来或许还有个好处,反正我已经记下来了,大脑就甭去管了)
- 面临尴尬是,尽量弱化痛苦,控制情绪,不被大脑的直接反应所控制。
- 背诵记住大量信息时,一定要想办法由衷地把其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
- 不管用什么方式,让自己享受正在做的事情,才能更轻松、更快乐,何况人生这么短暂
- “背”单词,习得 100 个单词,能收货哪些开心的事情,提前想象来让自己觉得快乐。
- 比较
- 找到自己不需要比较就能获取到的快乐
- 玄幻一点,或许就是:Who am I? Where do I want to? …
- 运气
- 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
- 不能相信运气与我有关,这样会变得越来越理性
- “卒然临之而不惊,无故加之而不怒” - 苏轼
- 尽管对生活不应该盲目乐观,但一定不能失望悲观
- 人脉
- 量力而行
-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
- 不怕在别人面前露窃
- 敢于不去证明自己是“好人”
- 提升自己
- 独善其身
- 自卑
- 不以物喜,不易己悲
- 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- 适当放纵一下自己 (自卑、自负、虚荣等特点,只要不伤害人,并不是不好的)
- 灵感
- 记录和积累
- 鼓励
- 永远鼓励身边的人,即使盲目
- 效率
- 记录一下哪些尽管无趣,但实际上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事
- 挑出一件,每天专注 2 ~ 3 小时
- 节奏
- 把生活节奏调慢一点。固定而长期坚持做某一些事情。
- 跑步
- 慢跑,气喘了就快走,气匀了又慢跑,如此 30 分钟
- 快跑 10 ~ 15 分钟去消耗脂肪
- 物极必反
- 选择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间和睡眠方式,不要盲目减少
- 保证与家人的交流时间
- 闲聊,问候,推荐东西也是极好的方式
- 保证社交时间
- 自我证明
- 长久的观察和思考,有益于锻炼心平气和的能力,外在没法影响一个内心的状态。
积累
“愿上帝赐予我从容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,
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,
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间的区别。”
怕麻烦是一件很糟糕的习惯,很多人生活不幸,可能也只不过是在作关键决策时因为“怕麻烦“而产生失误。
- 每周坚持 3 次以上的有氧运动
- 越早醒悟越好
- 相信积累的力量